上一篇介紹了新城鄉《佳興冰果店》
與稍稍一提無緣一窺的《照相館》~
此篇,筆者帶大家看看西日兩宗教文化之融合景點
【 新城天主堂 】
資訊
地址:花蓮縣新城鄉博愛路64號
位於花蓮新城火車站步行約20分鐘路程的天主堂,
聞名的就是那特殊的方舟船型~
宛如諾亞方舟再臨一般~
而為何天主教堂會與日本神社結合再一起呢?
這可要說起小小的一段歷史~
日據時代1896年時......
(聽歷史故事前,先放上幾張照片讓大家放鬆心情)
普天同慶四字寫在型如方舟之天主教堂上一直讓筆者覺得好像哪裡怪怪的XD
是不是宛如方舟降臨呢~諾亞再現,普天同慶!
【 歷史 】
《新城事件》:
日據時代1896年,
日本駐新城監視哨軍強暴太魯閣族居民部落婦女,
太魯閣族居民憤而發動奇襲,
進攻日軍監視哨,一舉殲滅幾十餘名日軍官兵~
隔年1897年,日派軍鎮壓,
但太魯閣族逃入砂卡噹內拚死抵抗,
日軍因不熟悉山區作戰,死傷慘重,
撤退後改以懷柔方式平息此事件。
新城事件後,
日軍為紀念殉難將士,蓋了新城神社~
《 1954年瑞士籍神父 》來台傳教,
因應需民需要則蓋了天主教堂。
想不到新城一個小小的地方卻融入了中.西.日三種歷史文化~
踏入天主教堂與日本神社的入口,
是以日本神社建築之一的《鳥居》所迎接。
《 鳥居 》傳說是連接神明居住的神域與人類居住的俗世之通道,類似踏入神域前的結界~
鳥居橫樑中央的牌匾寫著大大的天主教會(入口就看的到日本與西方之融合)~
通過鳥居,踏過結界,看到了一幽深之小道~
《殉難將士古碑》位於這道鐵門後左手旁的草地上
鐵門外日式風情的石龍燈看得出歷史痕跡,讓筆者不禁沉浸於古物久久無法自拔~
天主堂諾亞方舟側身鑲著彩繪玻璃,樹藤攀爬十字相依,如此景色.如此歷史讓人忘卻自身身處何處~
此景讓筆者內心澎拜~
天主教堂內輕聲傳頌著詩歌~好一陣子沒做禮拜的筆者,靜靜坐在教堂的第一排洗滌身心~
原本為手水舍水盤(日式洗手台)被搬入教堂內,與神聖的復活聖水台比鄰~
1937年擴建後的神社樣貌與修建後的對照圖~
神社舊址現稱聖母園,聖母亭內有聖母雕像,聖母亭外則有守護靈獸佇立~
天主堂所保留的所有靈獸在日本稱為柏犬,右邊含珠子的"阿"代表萬物之開始;左邊嘴閉著的"哞"代表萬物之結束~
【 尾聲 】
那歷史雖澎湃,文化之結合卻是融洽~
那亂蟬雖嘶噪,內心之平靜卻如止水~
筆者與艾咪~
愛上那鑲著彩繪玻璃爬滿藤蔓的方舟天主教堂;
愛上那富日式風情石籠燈柱;
愛上耳畔風入松柏的呼嘯聲;
愛上這裡所有的一切~
《 ---END---》